告別"最迷你" 迎接新大德

2012-03-03   | 許淑珍 陳素蘭
志工協助拆卸大德環保站的貼字,矗立16載的環保站要搬家了。(攝影者:李威德 地點:臺中市北屯區 日期:2012/03/01)
這是證嚴上人口中「最迷你的環保站」,不過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十六年來,接引了社區民眾與志工來參與環保並分享法益。如今因為臺中市北屯區十四期市地重劃,大德環保站要暫時向大家告別,將在新居接續淨心、淨大地的使命。

車庫用地變身 志工打造清淨場

2月27日一早下著細雨,整個臺中都濕濕冷冷的,志工們穿著雨衣在大德環保站忙進忙出,約十二坪大的環保站,堆滿了回收來的物資,多位戴著口罩的志工忙著打包整理。

1995年時,原來在北屯區的回收點因故撤除,熱心的慈濟志工周月香徵得家人同意,將車庫用地無償提供出來設立「大德環保站」。環保站一開始很克難,只有四根柱子,一片牆,覆蓋石綿瓦,每逢下雨,大家就穿著雨衣,認真做資源分類。

大德環保站二樓,原是社區民眾共修的地方,志工們小心拆卸音控器材。(攝影者:吳金儒 地點:臺中市北屯區 日期:2012/02/27)
慢慢的,志工增加了,回收物也增加了。2003年,慈濟志工劉新平提議改建環保站,讓這塊福地發揮更大的功能。「我當時想,如果再往上加一層,大家就可以來共修。」

這個想法獲得大家支持,於是志工們發心集資,委請清水慈濟志工來幫忙蓋;但因為沒有設計圖,劉新平每天都到場跟施工的師傅討論建造細節。

回收材料 拼湊大愛

為了環保與節省經費,劉新平隨時都注意周遭,是否有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可以用作建材。一知道有九二一地震時所搭建的組合屋拆卸,他立刻開環保車去載材料;環保站的窗戶、烤漆板、夾心板及電扇等等,都是再被拿來二次使用的;樓梯則是從被丟棄的物品中找到的;此外,還有許多物品都是志工們的愛心捐贈,經過了大家的努力,最後只花了預算費用的十分之一。

2004年10月1日,大德環保站啟用,在社區裡發揮了更多功能,一樓做為回收物分類,二樓提供給當地志工們開讀書會、學手語課、新住民的課程、心素食儀烹飪教學……等等的成長課程,凝聚了社區人的感情,讓更多人一起參與社區大小事。

因緣生滅 前腳走後腳放

27日最後的整理,七十六歲的志工翁福羨,默默地將原先散亂的報紙一疊一疊排列整齊,她跟先生都把環保站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常駐,也見證了大德環保站從無到有。

周月香師姊跟著志工一起收拾大德環保站,難免感傷,十六年,緣起緣滅,一切隨緣。(攝影者:吳金儒 地點:臺中市北屯區 日期:2012/02/27)
翁福羨說:「很不捨,但是因緣生、因緣滅,政府要徵收這塊土地,我們還是得配合,這個點跟我們緣盡了,希望再續緣於新的點,可以永永久久」。

為了尋覓新的據點,志工們鍥而不捨地打了無數電話。感恩志工劉金葉無償提供一塊五十坪左右的土地,當做環保站的新據點,劉新平開心地說:「這個點位於三個里的中心位置,佔地更大,可以讓更多的志工來參與。」在劉新平的腦海中,已經把新的大德環保站規劃的像公園一樣的令人賞心悅目,希望來參與的志工能有更舒適的環境。

十六年,緣起緣滅,志工們請大家繼續以堅定的心志,護持新的大德環保站,推廣環保清淨在源頭。【更多內容,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

(文:許淑珍、陳素蘭 臺中市報導 2012/02/27)
Copyright ©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. 版權所有.